近期,大批企业向大诸暨招聘发出招工求助!招工难、用人荒的现象已经越来越严重了,问题究竟出在哪里?
我们可以看到,诸暨中小企业“招普工”,已经从春节后的常规事项演变成了全年的常规事项。各个乡镇街道、劳务市场、企业门口……到处都张贴着招人的广告,招聘会一场接着一场,企业使出浑身解数加入到“抢人大战”中,“包吃包住”、“五险一金”、“薪资高”等丰厚待遇尽出,仍收效甚微,少有企业满载而归。
原因大概有三个。
劳动力回流
随着劳务大省的经济增速发展,劳动力回流现象更加严重。
一个事实是,中国东西部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正在逐步减轻,随着中西部经济发展加快,薪资待遇与沿海地区差距缩小,惠农政策显成效,“家乡”发出了橄榄枝;另一个被忽略的事实是,在企业、工厂的工人大多数被“圈养”,生活、工作单一,心理健康状况堪忧,孤岛吞噬着大多数人的活力。在企业、工厂得不到归属感、安全感的工人群体选择了“还乡”。
我们都知道,过去十年甚至是十五年间,诸暨最大的工人群体都来自于贵州、安徽等地,但GDP增速告诉我们,劳动力回流现象已经越来越明显。
年轻劳动力锐减
出生人口下跌,导致年轻劳动力将面临近断崖式锐减。
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1980年至2005年我国劳动力总量从5.03亿增加到7.67亿,年均增加1000万左右,这是因为60年代人口出生高峰时期的人逐步进入了劳动力市场。在此期间,我国劳动力数量增量大,供给充足,人力资本相对廉价,属于劳动力买方市场,劳动力需求量大的轻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。但在2005-2010年,全国劳动参与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,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。
从 2015 年左右开始,随着出生人口数量的减少,体力劳动力市场每年减少一千万适龄人口,这一趋势或维持 10 年以上,累计减少的适龄人口将占当 前人口数量的十分之一左右,年轻劳动力已经开始锐减!
年轻人心态的转变
德国75%的中学生去了技校,但中国90%的中学生却去了大学!
想想2008年前,那时候的70后们要想进个像样子的工厂,还得托熟人,请客送礼之类的,跟孙子似的。
现在呢?反过来了,没有年轻人再想进工厂当工人了,老板们也牛不起来了,舔着脸好话说尽,连哄带骗的,招人也难。以前居民90%的人都是工人,但是这些人已经彻底不做工人了,现在农村的年轻人也鄙视做工人,就算再没有门路,那也得在好的岗位找个清闲的管理职位,三心二意的混日子。
90后的员工,绝大多数是喝可乐、吃麦当劳长大的,刚刚出来工作的时候,很容易眼高手低,根本不关心企业的难处。
一大批中小企业如今世道不好,之所以还能勉强维持,是因为有一批60后、70后的工人在支撑,如果再过十年,等这帮人退休,或者干不动了,就真找不到工人了!
那么,企业用工荒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?
所谓的用工荒其实是企业和年轻人的双输。目前的劳动力市场是供需不匹配,大量的年轻人没有技能,但因为生活成本高,也得要高工资;成本高昂的企业无力支付,双方僵持。
最后,大家也可以讨论一下,你遇到用工荒了吗?你觉得诸暨用工荒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